9月27日,十四运会圆满闭幕。与往届相比,此次赛事的最大区别是疫情防控。作为东道主,陕西成功承办十四运会,实现疫情“零感染”,交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。 ![]() 陕西是如何做到的? “疫情发生以来,十四运会是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。”陕西省卫健委主任、十四运会组委会医疗卫生部部长刘宝琴表示,在开幕式保障、正赛和测试赛保障、社会面防控、抵离站点防控、医疗保障等方面,陕西织密加固“防护网”,确保了十四运会安全圆满举办。 “十四运会开幕式约5万人参与,且人员来自四面八方。”刘宝琴说,参与人员封闭管理,并进行健康监测。在西安奥体中心,设防疫通道28个、隔离点6个,对入场人员进行测温,分批、错峰由专人引导入场。 除了开幕式,十四运会共服务保障正赛52场、测试赛57场,以及诸多群众赛事。其中,正赛共有1.2万余名运动员、1500余名代表团官员、4200余名技术官员,超过37万人次观众观赛。 “涉赛人员既有省内,也有省外、境外以及中高风险地区来人,对我们是非常严峻的考验。”刘宝琴说,“我们做到全程闭环管理、全链条可追溯、全员核酸检测、全部查验准入、全面环境消杀。” 据介绍,陕西按照“一赛事一方案、一场馆一方案”,实施分区分类、精准管理服务,在此过程中,累计排查核酸检测496.2万人次,救治8170人次、转运215人。 十四运会期间,做好社会面疫情防控,是一个重要前提。“我们重点从四个方面来抓:外来人员健康管理、重点人员核酸排查、进口物品和重点场所外环境监测、重点场所防控。”刘宝琴表示。 据介绍,8月以来,陕西累计管理入境来陕2万余人。外省来陕返陕,所有人员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;对中高风险地区和边境城市来人,分类落实闭环转运、定向分流、隔离观察、核酸检测、健康监测等措施。 核酸检测,是“早发现”的核心措施。8月以来,陕西累计核酸检测2253.5万人次。疫情防控需“人、物、环境同防”,8月以来,陕西对进口冷链食品、农贸市场环境等累计检测68.1万份。与此同时,对人员密集场所、旅游景点、学校、医疗机构等,抓好重点场所防控。 “在机场、火车站等抵离站点,我们既严格防护,又提供便捷服务。”刘宝琴说,陕西建立了专用绿色通道,确保涉赛人员与其他旅客不交叉、物理隔离,点对点接送至指定地点。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,确保快速通行。 “涉赛观赛人员,健健康康来、健健康康走,是我们医疗保障的责任所在。”刘宝琴介绍,十四运会期间,陕西确定定点医院 95 家,累计参与现场医疗保障医护人员7052人,救护车组130辆,现场提供医疗服务 8394人次,转运至后方定点医院 217人次,圆满完成了医疗保障任务。 10月,残特奥会将继续在陕西举办。“疫情防控,一刻不能停歇、一刻不能放松。”刘宝琴说,“我们将对标十四运会相关措施,慎终如始抓好残特奥会疫情防控工作。” 来源/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 编辑/马杭娟 审签/徐磊 【来源:渭南日报】 (责任编辑:编辑部) |